本节内容的考查频率适中,考点主要集中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、物质和意识的 辩证关系。
考点1: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重要指数: ★★★

物质的根本属性和物质的唯一特性往往容易混淆,但此考点本身难度不大,要注意审清题目的关键词,掌握典型易错点。
题目经常围绕“离开运动谈物质” 或“离开物质谈运动”会导致哪类错误观点展开,答题时注意从基本含义入手。
①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(或根本属性)和存在方式。( √)
离开运动谈物质,将导致形而上学。
离开物质谈运动,将导致唯心主义。
②物质的唯一特性(或共同特性)是客观实在性。( √)
③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。( √)
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、间隔性和顺序性,特点是一维性。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、伸张性,特点是三维性。
1. 唯物主义
(1)古代朴素唯物主义。
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。
知识链接:“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”常见观点:
①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。
②五行说。
③形存则神存,形谢则神灭。
④气者,理之依也。
(2)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。
缺陷:①机械性;②形而上学性,用孤立、片面、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;③不彻底
性,即自然观是唯物的,但历史观是唯心的。
(3)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,即马克思主义哲学。
2. 唯心主义
(1)主观唯心主义。
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人的精神,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人的精神所派生的。
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辅导用书·公共科目系统讲义.indd 5
2025/3/12 20:24:116
第一部分 基本知识
知识链接:“主观唯心主义”常见观点:
①孟子:万物皆备于我。
②陆九渊:吾心即宇宙。
③笛卡尔:我思故我在。
④普罗泰戈拉:人是万物的尺度。
(2)客观唯心主义。
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脱离物质世界并在人之外而独立存在的“客观精神”。
知识链接:“客观唯心主义”常见观点:
①朱熹:理生万物。
②老子: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
③黑格尔:整个世界都是“绝对精神”的产物。
④《论语》: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。
考点2: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
重要指数:★★★

对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理解要把握好下面两点。
①只能是物质决定意识,意识不能决定物质。
②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,“否认主观能动性的发挥,认为
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”和“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,认为人在客观规律面前 无所不能”均为错误观点。
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.